關於聲協About AVA

中華民國聲樂家協會創立於民國81年11月22日,以「結合海內外聲樂家,共同推廣歌唱藝術及聲樂教學研究,並拓展會員演出機會,以提昇聲樂藝術水準,促進音樂文化之蓬勃發展」為成立宗旨與工作方向。在歷任理事長申學庸教授、劉塞雲教授、席慕德教授、楊艾琳教授、孫清吉教授及現任理事長裘尚芬教授的帶領下,目前有會員近330人。

這二十多年來,本會為提供歌唱者更多發展舞台,除積極主辦各類型的演出外,也推出系列型的音樂會,例如為古典美聲傳承所企劃的「歲月悠悠」系列及鼓勵中文藝術歌曲創作的「你的歌我來唱」系列,皆為台灣歌樂的演唱展開新的里程碑。近幾年,本會亦積極辦理各類型聲樂比賽,例如2003年及2008年的 「台北德文藝術歌曲大賽」、「2009台北中文歌曲大賽」、「2010台北聲樂大賽」、「2012台北法文聲樂大賽」、「2016台灣盃中文歌曲大賽」、「2018聲協愛樂盃歌唱大賽」、「2019臺灣盃中文歌唱大賽」、「2020臺灣盃法文歌曲大賽」等,為台灣聲樂園地注入活血。

在另一方面,本會也致力於培養年輕的歌者,為新生代的歌唱家創造更多的舞台經驗。因此,自1999年起,每年固定辦理「聲協新秀」的選拔,並為其舉行聯合演唱會。近年來,本會也承辦多項聲樂獎學金選拔的工作,包括「美國周秋霖教授紀念基金會 (Dr. Joseph Chow Memorial Foundation, USA) 新秀獎學金」、「南海扶輪社聲樂獎學金」、「陳慶堅德文藝術歌曲獎學金」、「吳貴鄉博士重唱獎學金」、「桃園扶輪社暨徐銀格先生紀念獎學金」及「2021雨宮靖和、邱玉蘭教授歌劇獎學金」等,以鼓勵歌者在演唱上繼續精進。

為深化聲樂基礎教育及拓展演唱曲目,本會將歷年來在「你的歌我來唱」系列音樂會中所演唱的歌曲,集結成冊並出版,目前計有樂譜「你的歌我來唱~當代中文藝術歌曲集」六冊,是國內中文藝術歌曲創作及演唱上重要的文獻。自2009年起,本會也獲得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贊助出版「義大利聲樂曲集」,內容涵蓋文藝復興時期至浪漫時期的義大利聲樂獨唱曲,迄今也已發行五冊,為聲樂教學者及習唱者提供更多參考曲目。

在多年的耕耘下,本會為表演藝術舞台的努力獲得多方的肯定,除了政府機關及私人企業的支持外,也有許多喜愛歌唱的社會人士經常蒞臨交流。本會於2003年成立「聲樂家之友會」,是由一群愛樂者發起的,有固定的聚會及活動。本會也於2005年起為社區、校園及民間團體規劃一系列的活動,如「愛樂者演講」、「謬思綺想」、「領略聲音之美」、「音樂聆賞」等,獲得極佳的迴響。此外,自2021年10月起,增加中南部場次,希望與在地的愛樂者更近距離的接觸。

「中華民國聲樂家協會」將成立滿三十年,不論在國內及國外的歌唱舞台及教學研究上,會員們都有精彩的表現。本會將本著推廣歌唱藝術及提升聲樂教學的理念繼續努力,期待為表演者在歌唱詮釋上達到更深化的層面,也創造愛樂欣賞者更多的聆聽面向。

自幼受過完整的音樂教育與訓練,並先後留學日本及義大利;畢生致力於聲樂演唱及教學;以教育及文化行政之長才,先後擘劃台灣藝術專科學校(今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音樂系、私立中國文化大學音樂系、私立台南家專(今私立台南科技大學)音樂科;為台灣現代音樂相關領域之蓬勃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申教授為人真誠、熱情,深受聲樂界愛戴,1992年被公推為「中華民國聲樂家協會」第一屆理事長,任內訂定「聲協規章」,並確定長期發展的藍圖;1993年受命出任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1995年獲頒國家文藝獎之特別貢獻獎;1998年獲頒香港「中華文學藝術金龍獎」及「音樂大師獎」;1999年獲國立交通大學授予名譽博士學位;2000年受享譽國際的雲門舞集基金會禮聘,擔任董事長迄今。

申教授以其對國家社會的卓越貢獻,於2009年獲聘為總統府之國策顧問;2011年起更兩度獲聘為總統府資政,用以彰顯其在音樂、文化上的努力與成果。晚近政府大力推動新兒歌暨音樂教育、推廣、就業等相關政策,正是出自申教授之建言獲當局採用有以致之。

女高音劉塞雲於1955年畢業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系,師事張震南、李秋錦、鄭秀玲等位教授,隨即負笈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及琵琶第音樂院主修聲樂及歌劇演唱,後又赴奧國國立維也納音樂暨表演藝術學院專攻德國藝術歌曲。

在國外十餘年間是美藉大師陶德•鄧肯Todd Duncan的入室子弟,並先後師從Alice Duschak、Gina Berlinski、Elizabeth Valdes等名家研習聲樂作品,同時開始其演唱生涯,在美、奧、德及亞洲國家演唱。她的「歌聲醇美,詮釋細膩深刻」,著名樂評家Wendell Margrave譽她為《詩人女高音》。返國後演唱活動頻繁,曾應新象「國際藝術節」、雲門舞集「藝術與生活系列」、朱宗慶打擊樂團「國際打擊樂節」、台灣省交響樂團、台北市立交響樂團「音樂及藝術季」;國家音樂廳交響樂團、總統府「介壽館音樂會」、台北人室內樂團、波蘭室內樂團、台北市立國樂團、采風樂坊、及實驗合唱團等邀請舉行獨唱會或合作演出。

返國後,劉塞雲日益醉心於中國現代歌樂的演唱,並廣為邀請詩人及作曲家共譜新曲,將各家創作樂曲帶到各大城市、偏遠鄉鎮、大專校園及海外,獲得熱情的迴響。歷年曾舉行《中國歌曲年代展》、《歌唱在泥土上》、《劉塞雲的中國篇》、《劉塞雲歌唱的天空》、《詩意中國》、《故鄉有條清水河》等獨唱會。作曲家許常惠曾稱譽:「劉塞雲是我們此地少數傑出聲樂家中,更少數關心中國藝術歌曲的一人。…她不但為今天的她樹立成就,更為明天的中國音樂耕耘一條光明的路。」

曾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系教授,及國立藝術學院(今台北藝術大學)音樂系所專任教授,並擔任兩屆中華民國聲樂家協會理事長。1992年獲得第十七屆國家文藝獎(演唱獎)。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德國慕尼黑音樂學院畢業,旅居歐美演唱近二十年。曾兩度由德國文化機構 – Goethe Institute 「歌德學院」慕尼黑總部選派巡迴東南亞各國,演唱德國藝術歌曲,成為第一位參與此項文化交流工作的非德籍藝術家,所到之處遍獲各大報章樂評讚美。旅美期間在紐約出版個人演唱專輯唱片,並在美,加各城市舉行多場獨唱會,也曾數度應新加坡國家劇院、香港文化局等之邀在當地演唱和舉行德國藝術歌曲講座。

1999-2006,被推選為「中華民國聲樂家協會理事長」,期間除策劃各項例行演唱活動及比賽,並於2001及2008年策劃「台北德文藝術歌曲大賽」獲得熱烈迴響與肯定。席女士也積極致力於現代中文藝術歌曲的推廣,同時邀請當代著名詩人及作曲家,委託創作新一代的中文藝術歌曲。先後於2000、2003及2009年印製並出版「你的歌我來唱 – 當代中文歌曲精選」共三冊。 第四冊預定於2013年出版。 席教授文筆流暢、著作多樣,出版品兼容音樂散文、演唱評論與歌譜編選、譯詞等不同取向,提供國內聲樂學子重要參考資料。相關出版品如下:

[初唱] 台北,爾雅 1989。[聲音的誘惑] 台北,世界文物 1994。[舒伯特三大聯篇歌曲] 台北,世界文物1995。[沃爾夫歌曲集 “莫里克詩篇” 的研究] 台北,世界文物 1997 (本書榮獲1998年「行政院國科會著作研究獎」,並獲得維也納國際沃爾夫協會主席 Leopold Spitzer 推薦)。[有心如歌] 上海,文匯出版社 1999。「德文藝術歌曲精選」,三冊,台北,世界文物 2002。「二重唱精選集」,二册,台北,世界文物2008。「如何唱好一首歌」(1):詮釋與風格,台北,世界文物 2009。「如何唱好一首歌」(2):吐字與發音,台北,世界文物 2009。「男中音情歌二十六首」台北,世界文物,2012. 10. 出版。

楊艾琳為高雄市人,曉明女中畢業,師大音樂系主修聲樂畢業。考取教育部公費留學獎學金,負笈美國,獲美國羅徹斯特大學伊斯曼音樂院(Eastman School of Music, University of Rochester)音樂教育碩士及博士,返國後任教於國立臺北師範學院(現國立台北教育大學)音樂系,現為國立師範大學音樂系專任教授兼系主任。曾師事李君重、Elisabeth Rice、辛永秀、李靜美、鄭秀玲、Masako Toribara、Robert Spillman、及劉塞雲。

楊艾琳經常與臺中聖樂團、台灣師範大學、輔仁大學、榮光合唱團、臺北愛樂合唱團、世紀合唱團、臺北YMCA聖樂團、臺東愛樂合唱團、臺北聖家堂、台北醫學大學、台中新民高中等團體合作,擔任[聖城];韓德爾[彌賽亞]、[參孫];巴哈[聖母頌歌]、[有一嬰孩為我們而生];韋瓦第[榮耀頌];莫札特[加冕彌撒]、[安魂曲]、[十二號彌撒];貝多芬[C大調彌撒];蕭泰然[耶穌基督]、[浪子]等作品之女低音獨唱。屢次與國立實驗合唱團合作,於總統就職典禮、總統府介壽館音樂會、國慶音樂會中擔任貝多芬[第九交響曲]及莫札特[加冕彌撒]等女低音獨唱。並曾於美國紐約林肯中心演出林榮德[小氣球夢的旅行]女低音獨唱。2001年獲選於國家音樂廳主辦優秀聲樂家[薪傳系列--中生代]之[璀璨人聲]中演出。2002年紐約愛樂交響樂團來台演出,由指揮馬殊(Kurt Masur)指定擔任貝多芬第九交響曲女低音獨唱。

曾任國立台北師範學院音樂系系主任;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國立中正文化中心、台北市文化局、奇美文化基金會等評議委員;教育部公費留學及博士後研究考試委員;國小課程標準修訂委員,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藝術與人文領域修訂委員,國立編譯館音樂名詞審譯委員會委員;台中市古典音樂台FM97.7,「天籟美聲」節目主持人。現為中華民國聲樂家協會常務理事;國立實驗合唱團諮詢委員及聲樂指導;國立中正文化中心評議委員,台中聖樂團指揮,幕聲合唱團團長。

現職:

  1. 中華民國聲樂家協會榮譽理事長
  2. 東吳大學音樂學系講座教授
  3.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音樂學系兼任教授
  4. 東吳大學校友會理事
  5. 行政院公共工程(音樂類)評選委員
  6. 文化部諮詢委員
  7. 國家教育研究院音樂名詞編審委員、音樂專科詞審修小組委員
  8. 國立中正文化中心、北市文化局評議委員
  9. 兩廳院歌劇工作坊小組委員
  10. 新世紀合唱團指揮
  11. 國際扶輪第3480地區台北城中扶輪社社友

學歷:美國紐約曼哈頓音樂學院聲樂碩士

經歷:

  1. 中華民國聲樂家協會常務理事第五、六、八、九屆理事長
  2. 台灣合唱協會第一屆理事長
  3. 考試院教育行政人員特考及格
  4. 小學音樂專任教師7年,國、高中音樂教師兼任14年
  5.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市立師範學院音教系兼任副教授
  6. 東吳大學音樂學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第五、八、九屆系所主任
  7. 東吳大學表演藝術中心執行長
  8. 文化部諮詢委員、演藝團對分級獎助計畫評審委員
  9. 北市文化局演藝團對獎助計畫評審委員
  10. 國立編譯館國、高中音樂科,音樂名詞編審委員
  11. 中華民國表演藝術年鑑編審委員
  12. 中華民國電腦學會理事、常務監事
  13. 中華民國音樂教育學會常務理事
  14. 高等教育評鑑中心評鑑委員
  15. 台北城中扶輪社理事、監事,環保、歌唱主委
  16. 中正文化中心.兩廳院、基隆文化中心評議委員
  17. 東吳大學音樂學系女聲合唱團、建國中學教師合唱團、台北市女秘書合唱團、台北城中扶輪社合唱團、新世紀合唱團---等合唱團指揮
  18. 105年2月指揮新世紀合唱團赴江蘇徐州音樂廳、山東德州大劇院、省會大劇院、浙江紹興大劇院、江西藝術中心巡演
  19. 世界合唱音樂聯盟(IFCM)會員

重要著作:

自然的歌唱法、樂學原論、歌唱教學研究…等書

義大利聲樂曲集1-5集主編、總策畫

榮譽:

  1. 1985年大紐約區民謠歌唱比賽冠軍
  2.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傑出校友薪傳獎
  3. 國科會研究子計畫主持人
  4. 東吳大學100學年度全校教學傑出教師獎
  5. 東吳大學97學年度人文社會學院教師熱心服務獎
  6. 財團法人<戒嚴時期不當叛亂>紀念音樂會音樂總監
  7. 連續八年受邀赴大陸評審兩岸大學校園歌手大賽
  8. 世華聲樂大賽及新加坡國際合唱比賽評審
  9. 國際扶輪基金保羅哈里斯之友
  10. 2008年台北德文藝術歌曲大賽主席
  11. 2009年台北中文歌曲大賽主席
  12. 2010年台北聲樂大賽主席
  13. 2014年世華聲樂大賽評審團主席
  14. 東吳大學103學年度人文社會學院教師社會服務傑出獎
  15. 2015年東吳大學 第四屆傑出校友

學歴:

  1. 美國亞利桑納大學聲樂藝術博士
  2. 美國奧勒崗大學聲樂碩士
  3.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學士

經歷:

  1.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學務長
  2.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師培中心主任
  3.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音樂系主任
  4.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系兼任教授
  5. 台北市立大學音樂系兼任教授
  6. 兩廳院節目評議委員會
  7. 台北市立國樂團合唱團指揮

現任:

  1.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音樂系專任教授
  2. 中華民國聲樂家協會理事長
  3. 中華民國合唱協會監事
  4. 台大教職員工生活樂章合唱團音樂總監及指揮
  5. 最高行政法院合唱團音樂總監及指揮

 

購物車

登入

登入成功